也许有很多在2021年之后涨电价(因为发改委下发1439号文,取消目录销售电价)的用户并不会赞同辛董事长的话。但很多享受着优惠电价的高耗能企业,也一定会深以为然。
也许有很多在2021年之后涨电价(因为发改委下发1439号文,取消目录销售电价)的用户并不会赞同辛董事长的话。但很多享受着优惠电价的高耗能企业,也一定会深以为然。
自2020年底湖南、江西有序用电以来,我国缺电频发。其中,影响最大的两轮缺电为2021年三季度东北拉闸限电,以及2022年8月,因遭遇罕见高温、旱情,川渝及长江中下游区域缺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发布一年多来,围绕“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目标,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又进一步作出部署:要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
8年来,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初见成效,多元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电力的商品属性进一步显现,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增强,市场化交易电量大幅提升。2023年我国电力改革将加速迈入深水区,着力破解电力市场的重点难点,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建设、省级现货市场实现全覆盖、绿电绿证交易全面提速……2023,新一轮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或将公布,更多新型储能也将成为市场主体,售电企业差异化服务将成为主流。
虚拟电厂的本质是电力需求侧具备发电厂功能特性的虚拟主体,利用先进的通信、控制和管理技术,整合分散的分布式电源、用户侧储能、可调节负荷等需求侧资源,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像电力供应侧的传统电厂一样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发展虚拟电厂有助于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绿色发展。目前,我国虚拟电厂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BP宣布其西班牙Castellón 炼油厂推出瓦伦西亚地区(HyVal)的绿色氢集群。该项目计划在2030年达到2GW的电解能力,实现在炼油厂内生产“绿氢”。项目投资的总额高达20亿欧元。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但新能源配储能存在利用率不高、成本难以消化、分散方式难发挥有效作用、配置的合理性及规模缺乏科学论证等问题。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指出,基于其开展的一项以全国三分之二的新能源配储装机为对象的调研结果来看,当前,我国新能源配储能等效利用系数为6.1%,仅为电化学储能项目12.2%的平均等效利用系数水平的一半,项目利用率不高。